Can you celebrate?

Can you celebrate?

百年以后也许也会成为边缘垃圾站抢救回来50万张硬盘……

2021.03.28 阅读 903 字数 2354 评论 0 喜欢 1
Can you celebrate?  –   D2T

我童年时关于婚礼最深的记忆,其实是来自于日剧。因为感觉日剧里看到的婚礼和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婚礼很不一样,很安静、也很干净。那时候安静、干净大概就是对于浪漫的想象。小孩子既看不懂花束、婚纱、装置的价格,也不知道宗教的含义。因为日常生活里能见到的婚礼总是吵闹得很,乌烟瘴气。但这种“乌烟”并不全是贬义,不过是炮仗的喧哗、桌子上的红双喜、成年人腔子里的酒气混合一起的氛围。新郎用自行车载着新娘,老少爷们热情地等待。总有人负责点炮仗、喷拉花,五彩缤纷。然后晚宴上,新人要介绍恋爱经历,要感谢父母,还要发红包,最后由新人们喝交杯酒迎来高潮,都是鲜艳的甜蜜。我们小孩子就在鲜艳的乌烟里穿行,地面总是很脏,桌子上也是,人脸也是。从前的女孩平时不太化妆,一旦化妆就好像要上台唱戏,和现如今的女孩很不一样。后来我看《古惑仔》,发现他们的几次婚礼也都闹哄哄的。香港人的婚礼闹哄哄的,台湾电影里的婚礼也闹哄哄的。闹中有荒诞、还有危机,有陈年往事(拖家带口的不期然遇到前任如《一一》),也有失序的惘然(如《一念无明》)。婚礼为什么要做成视频?我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只有那几分钟精华脱胎于世俗生活的泥垢,是提炼过的象征。

剩下的有什么呢?

剩下的是婚礼作为日常生活的素材,日常生活裹挟的复杂的期望、矛盾、面子里子,婚礼上都有。婚礼上呈现的夫妻双方的自我扮演、人之为人难以剔除的秘密,日常生活里还将继续衍生。

因为童年阴影,我很怕婚礼这个仪式。最初的原因很简单,父母各自都有新的家庭,他们已没有必要见面,“婚礼”这样团聚的假想会令我心生恐惧。后来我发现,像我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也许没有什么可怕的。有的人会处理成四个人见面,有的人会处理成两个人见面,有的人则处理成父母不出席。譬如我参加过家族中一场新娘父母不出席的婚礼,虽然父母都健在,但女儿不让他们来。在一个原定父亲要将女儿的手交给新郎的环节,新娘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牵手新郎,之后还哭着说了一些没听清楚的话,结果公公婆婆哭了,觉得她好可怜。也有父亲明明没有养育孩子,但紧要关头却出现了,配合完成了这场仪式。司仪介绍“父亲的掌上明珠”、“含辛茹苦养大”的罐头台词时,台下的人都很尴尬,台上的人倒还好,是有惊无险的《皇帝的新衣》。还有新郎父母新家庭都参加的婚礼,这种和睦获得了周围人的一致称赞,美中不足是新郎说他感冒了,婚礼从头至尾他都没摘下口罩,这收获了周围人的一致疑惑。因为女方亲戚直到参加完婚礼都没看到新郎的模样,感到不满足。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不要办婚礼,这样就不用成为别人同情的对象或者议论的对象,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新想法。

我们的生活是被秩序规训的。有些秩序来自于法律,有些秩序来自于民俗。秩序和规律经年累月下来,承受的人甚至说不清楚什么道理,但归顺它会让大多数人感到舒适。没有人关心这种想象中的集体“舒适”,也会让有些人感到辛劳、让有些人感到不适。我父亲就曾为继子结婚做了很多准备,但最后继子对他说,“我还是想叫我自己的爸爸来,你能不能不要来”,搞得他很伤心。

我没有结过婚,三十岁之前,好朋友结婚时,我随了礼,但没有去。所以我看到的部分总是缺漏的,关于婚礼的知识也是零碎的。譬如带框的婚纱照很重,新郎加班,新娘要自己扛回家去,在微信群抱怨肌肉拉伤。譬如婚纱其实也很重,新娘抱回家的时候,五味杂陈,很多年后聚餐都会冷不丁呢喃,“婚纱真的很重,你们知道吗……”譬如她们最终买的婚戒,都不是最早在群里晒的最喜欢的样子,但没有人会多问“为什么”。年纪大了以后,反而平静很多,在这个仪式上起起哄、说说笑,也不会再感到痛苦。即使桌上没几个认识的人,也可以聊聊天,加加微信,说说经济形势或者知否知否,问问“你们是谁啊?”,听完转头就忘记了。婚礼当然可以看到人的紧张、茫然,譬如记忆里有一位新郎,冷陌生头说要背诵《满江红》,不知道为什么。譬如还有一位新郎,酒喝多了吐血,被一群人架去医院。新娘躲在我们身后很茫然,问“我是不是应该去医院看看他?我要打车去吗?”我才发现,其实包括新郎新娘,包括在场的很多人其实对于婚礼上的突发状况都是不知道要怎么办的。我们脑海里全部的关于婚礼的想象,都是剪辑好的视频。但我们的生活,却只是视频的海量素材。

去年,有个学生送了我个小礼物,包的很好,让我一定要认真拆,是个香烟壳子大小的方盒子。我心里很害怕,以为会是那种跳出假蟑螂的恶作剧。但后来发现不是,那居然真的是个红双喜的香烟盒子,但装的不是烟,而是出版物。法国人苏文(Thomas Sauvin)进行着一个“北京银矿”的项目。他从北京边缘垃圾站抢救回来超过50万张的废旧底片,组成一个关于“中国家庭普通记忆”的资料库。打开以后,会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组婚宴“敬烟”的照片。提醒我们中国传统婚礼仪式存有一个潜在环节,是“新娘点烟”。但新娘是只给长辈点烟?还是给来宾点烟?众说纷纭。婚宴上的“点烟”会创造很多困难,照片里有人站在椅子上让新娘点,有的人故意让新娘点不着,不知这是不是令小时候的我感觉婚礼现场过于乌烟瘴气的原因。不管怎么说,这些场景我都见过。也许我的父母也曾走过那一段环节。很难想象我母亲头发被捯饬得枯油闪亮、还插着满天星的样子,很难想象我父亲在香烟升腾的照片里酩酊大醉的样子。大家都油腻,还要互相夸奖好看,还要互相鼓励生产。我后来问朋友,新娘为什么要点烟。朋友跟我说,可能是表示“烊头”。上海话里的“烊”通“养”,寓意是祝福“早生贵子”。

如今上海的婚礼风俗,新娘已经很少点烟了。新娘都在忙着自拍。而新郎要准备唱一首歌,看着手机复盘歌词。他们“走在红毯那一天”的小视频、照片档案,百年以后也许也会成为边缘垃圾站抢救回来50万张硬盘……标记着又一个断代中的新民俗。

Can you celebrate?

张怡微
Mar 28, 2021

    相 关 文 章 返回顶部

  • 戏场虎度门

    我这两年闲暇时间常常跑剧场,看懂的戏不多,倒是活生生养出了一个爱好。艺术这样东西真是十分有趣,跟恋爱很像,有一个愿赌服输的流程:喜欢、花时间、不一定有结果,但一定有所...

    张怡微
  • 希望你有机会来

    前几天整理旧物时候,理出了两大箱明信片。它们原来都躺在我书桌下的抽屉里。因为抽屉不够用了,确切说,抽屉早就不够用了,而我直到如今才下定决心,将这些心意腾挪出来,将工作...

    张怡微
  • 燃MOE烧肉

    以前听人说,天龙国有三大烧肉,大腕、胡同、燃MOE。“天龙国”是台北别名,略带揶揄的语气,和外人无关的。也有人说,应该是“天龙国四大烧肉”,要再加上老...

    张怡微

D2T © Copyright 2016-2024

d2t.bksee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