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拱门

看,金拱门

今天抄袭昨天,明天又抄袭今天。

2022.01.22 阅读 733 字数 2280 评论 0 喜欢 0

写论文的那一年,一日三餐成了最大、也是最负担的困扰。暑假里,学校周边还开着的小餐馆三两家,最方便也最便宜的大概就是麦当劳和吉野家。从出餐速度来看,麦当劳略胜一筹,吃起来还不需要用到筷子。所以每天,我至少有一餐是在麦当劳完成。有时想吃点水果改善伙食,买的也是麦当劳里敷着防腐剂的苹果片或芭乐片。

我们学校在山脚下,文学院则在半山腰。校门口目之所及几乎都是两层楼的平房。麦当劳的黄色标志矗立得有点高,台风过境时候,就会显得有些玄幻。在一片低矮的房舍之上,黄色的“金拱”招牌显得巍峨。它的身边是奔跑的流云,令人感到不安。黄昏时分,霞光像搅拌不均匀的调色盘,着色料介于深蓝浅灰暗白和红色之间,黄色就被衬托得越发显出超现实的光芒来。

我从山上研究室下来,自然而然就会它往那儿走,像一种神秘的指引。然而点一个牛肉吉士汉堡,一杯热焦糖奶茶,再回家工作。论文冲刺阶段,连出门都会显得浪费时间,我就开始电话点餐,加送几块钱的送货费,吃得也是差不多的东西。今天抄袭昨天,明天又抄袭今天。

最后一个月里,每天都过得昏天黑地,最怕的是收到导师的邮件,提醒我什么时候见面。越是焦虑,刷邮箱就越是频繁。我用电话点餐时间也越来越没规律,有时候是下午三点,有时候是早晨七点,有时候则是夜里十点。来送餐的小哥,有几位我是认识的,从来不说话,就打电话说一声很干脆的——“麦当劳”。他们几乎都愿意上楼,虽然我也会穿着居家服走下一两层。我们往往在楼梯间银货两讫,这成为了非常频繁的照面,就好像每天都要发生的惯例工作。很少有小哥会跟我聊天,但有两周,奇怪的是,来送餐的都是同一个人。我顶着爆炸头、穿着棉睡裤、浑浑噩噩,拿凑好的硬币给送餐员,也有一些疑惑是,为什么送餐员每天都上班。

有一天晚上,我的薯条瘾又犯了,赶着最后的点餐时间点单。他来的时候神情显得有些奇怪,走前往我怀里塞了一大包餐巾纸还有番茄酱。我稍微想了一想,是不是他觉得我一天里点两次麦当劳是为了想看到他?还是我一周里点十几次麦当劳,是为了轮班也能轮到见他?这种“情理之中”的联想令人感到后怕。所以不敢再叫麦当劳外卖,夜里实在想吃薯条的时候,只能整理衣装出门,去另一家买。

等待答辩的那段日子,有了一种回光返照般的浮华。开始揪朋友出门聚餐,筹措小旅行,开始上网查哪里还有没吃到的美食……那段时间倒是几乎忘记了“麦当劳”。直到终于平静下来,想想出门读书这五六年,到底也是百感交集的一段人生旅行。每次听到江蕙唱《落雨声》,大致唱故乡的山水,子欲养而亲不待,“当年出社会和人拼搏输赢,为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这样意义的歌词听一耳朵也会觉得鼻头很酸。路过学校门口的时候,抬头又见到“金拱门”,稍微有些触动。

刚来读书那会儿,因为学费很贵,我接了很多专栏。有一些是文艺的,可想而知的,读书电影小随笔,还有一些就有些勉强。比方我写过两年的经济专栏,从完全不知道在写些什么开始,到一点一点有些进入到有趣的部分,报纸又关了。

有一篇专门写麦当劳,名叫《衰弱的麦当劳》,写与“麦当劳”有关的社会新闻。当时在台湾,麦当劳刚好由直营转为“发展式特许经营”,引来很多民众担忧,好像麦当劳要放弃台湾了。吊诡的是,当台湾人一致将麦当劳的食品安全作为良心标杆来怀念时,日本的麦当劳恰恰是因食安问题受到重挫受到全民抵制的,其惨境几乎和统一企业在台湾的处境无异。2014年7月,上海爆发“福喜”过期鸡肉疑似销到日本的新闻,日本麦当劳处理不当,从而引发了长达一年的信任危机。网络媒体纷纷下重标跟进:“日本民众彻底让麦当劳知道谁是老大”。在麦当劳的故乡美国,其处境同样是如履薄冰。刨去食安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美国人追求健康饮食的潮流,麦当劳“既不健康也不环保”的品牌形象逐渐失去民心。

据《商业周刊》作者凡槿撰文形容,“在美国人心中,只有3种人会去麦当劳:穷人、胖子、可怜人。”就好像炸鱼薯条在英国象征工人阶级一样。无论麦当劳怎样花费重金和行销打广告,“新鲜、有机”等时尚餐饮文化元素恐怕始终没与其沾上边。麦当劳所面临的改革恐怕是全球性的餐饮文化重塑,任重而道远。所以这个社会符号,到底象征了什么,在不同地方,居然还不太一样。而关于麦当劳,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华生主编的一本书《金拱向东——麦当劳在东亚》,作为文化符号、社会符号、全球化符号的“麦当劳”,曾经代表卫生、儿童饮食、儿童庆生、代表着干净的公共厕所,免费取用的纸巾、番茄酱,但它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城市的“深夜”,走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感性层面的,走到所谓集体的贫困,阶级落差、活着真不容易等等,好像在英国,麦当劳也是黑人多,我觉得很有意思。

“穷人、胖子、可怜人”、“纸巾、番茄酱”,我好像想到了些什么,又不知道从何想起。我有些自责,那段日子我是不是因为压力大想太多了,又或者,送餐员只是有多余的纸巾和番茄酱要给我,时过境迁、扑朔迷离。后来我在小说里也写到过几次麦当劳,恐怕都与这种挂牵有微妙的关系。

去年回上海工作以后,有一次大学同学聚会。大家客客气气、其乐融融,少不了要问我在台湾都吃些什么,我无意间说起,我说太忙了啊每天都吃麦当劳,每一个汉堡我都吃过了,而且现在居然还有点怀念薯条。回来以后倒是没机会再去吃薯条,也不会特别去找薯条来吃。可是没有薯条,我大概没法写完论文吧……当时只是一时兴起有感而发。

道别的时候,我有一个本科室友,带着儿子消失了一阵。我差点要先走了,我以为她带儿子出去玩了。没想到,突然看到她从商场里远远地跑回来,让三岁的儿子递给我一包薯条。我看着那个熟悉的纸袋,那个小小的又曾经巍峨过的金拱门……就突然很想哭。

张怡微
Jan 22, 2022

    相 关 文 章 返回顶部

  • 记忆里的抓娃娃机

    写作课上给学生布置一个采风作业,内容是任意选择一条上海的地铁线,从头至尾坐上一遍,再下来走一走碰碰运气,看看会不会遇到有趣的事。结果,大部分同学似乎都运气平平,只做了...

    张怡微
  • 新村里的四方城府

    每个新村都有自己的棋牌室,棋牌室里面不怎么有棋牌,基本都是麻将。真正的棋牌游乐会出现在公园里、大树下,是另一个天地。每个棋牌室(可能)都有自己的江湖。有社交的地方都有...

    张怡微
  • Can you celebrate?

    我童年时关于婚礼最深的记忆,其实是来自于日剧。因为感觉日剧里看到的婚礼和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婚礼很不一样,很安静、也很干净。那时候安静、干净大概就是对于浪漫的想象。小孩子...

    张怡微

D2T © Copyright 2016-2024

d2t.bksee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