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结拜的时候要起誓“同生共死”?

为什么结拜的时候要起誓“同生共死”?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020.09.17 阅读 942 字数 1474 评论 0 喜欢 0
为什么结拜的时候要起誓“同生共死”?  –   D2T

刘备在招兵榜文前叹息,张飞厉声斥责,和好饮酒之际,关羽又出现了,于是引出后来桃园结义这一段文字。

三国演义中写三人结义誓词: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清代批评家毛宗岗在“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后批注道:“千古盟书,第一奇语。”

由于沿用甚广,早把这句话当做一种象征,或是特定场景下必备的台词,经毛宗岗如此一批,不由得开始思考,这句誓言到底奇在哪里。

同生共死是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观念,亦是“义”之所体现,记得《水浒传》中,宋江与李逵葬身蓼儿洼,其精神化作鬼神,以求吴用、花荣前来一见,花、吴也皆为义士,相约在二人坟前上吊自尽;但在自尽前,吴用曾劝阻过花荣,一来花荣有家室,二来古人讲究入土规矩,吴用还指望花荣活下去替他收尸。

这样转念一想,是不是这“同生共死”其实并不合理?就算是兄弟,凭什么你死了我也要跟着死呢?兄弟义气重要,那家里的父母妻儿就是可抛下的吗?非要用死去发誓么?

实际上,刘关张之所以这样发誓,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情况来看。

三人在桃园结义,是因为他们志趣相投,三人都怀有破黄巾贼报效国家的志愿。换而言之,他们马上就要去打仗了,凶险而充满磨难,未来的日子本来就生死未卜。

这里的“同年同月同日死”,其实暗含着两种含义,我们可以把它扩张开来理解。其第一层含义是一种兄弟之间的不背弃,即“如果我兄弟遇到九死一生之际,我一定将生死置之度外,哪怕再凶险都会来相救”。第二也体现了他们对待国家大义的态度,奸党在前,为了“救困扶危”,哪怕是死也不足惜。

后世的武侠小说里多次引用到这句誓言,人们却很容易忽略其第二层含义,也就是结义的目的,以及结义之人对于这个目的所怀有的态度。

尽管这句誓言是出自《三国演义》,但这观念的产生其实要早很多。《诗经》中有许多体现类似观念的句子,比如《诗经·邶风·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同样是战争背景,同样是同生共死。有一点有趣的是,我私以为这观念里还隐藏着早期的共产主义思维,因为一个共同的巨大的敌人被塑造了,所以人们团结一致,在对抗的境遇下实现某种共享,这在诗经时代尤其明显(包括“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

不过,真正出现“同生共死”这个词语,已经是隋代的事了。根据《隋书》记载,隋文帝杨坚称帝多年后,想起郑译,便讲到,“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急此,何日忘之。”

这里的语境就更有意思了。

郑译和杨坚过去同是北周臣子,还有同窗之谊。郑译其人,轻浮随性,而且贪财专权,只是比杨坚运气好,一直很得北周宣帝的赏识。宣帝去世后,郑译和刘昉假传圣旨,召杨坚来辅政,结果杨坚一不做二不休,发动政变自己当了皇帝。

本来是想招杨坚来分汤的,结果杨坚把锅都端走了,发生这种事情之后,大家之间的关系变化是很微妙的。杨坚一度对郑译言听计从,给他不断升官,导致郑译蹬鼻子上脸,可以自由带大批甲士出入皇宫,后来的废黜也是难免的了。

只是很多年后,一个偶然机会让杨坚再次遇到这位故人,两人相谈仍十分投机。杨坚感叹之下,恢复了郑译的爵位,并在那样的情况下对左右侍臣说,“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急此,何日忘之。”

杨坚一定是了解郑译的,他不过是好玩乐,有一种不成大器的轻浮,放在艺术领域倒是可以有所造诣,但对于王权已经没有太大追求了。这时的一句“同生共死”,多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以及内心深处对郑译的一点点感激与愧疚,是不会有任何实质性付出的示好,和刘关张的结义倒是大有不同。

三三
Sep 17, 2020

    相 关 文 章 返回顶部

  • 昨日花园

    你不会在你孩子生日那天谈论宿命,尤其是在众多打扮光鲜的亲友面前,他们举酒杯的姿势调整到一半,因不知所措而暂时熄灭的表情背后,隐隐透露着讥讽,或是对山雨欲来的窃喜,他们...

    三三
  • 补天

    那时我染上一种癖好,每天花大量时间观看流水线的视频。各种产品从无到有,踏过每一道工序,逐渐形成一个集体。当天轮到的是橘子罐头,一个个青黄参半的橘子疯狂下滚,90度高温消...

    三三
  • 恶有恶报

    亲爱的M, 我成了先投降的一方,白旗在我头顶戳出一枚宣告失败的印章。 为了谋求和解,我们一度讲过许多言不由衷的体面话,也一致同意中断联系。然而,当尊严重新落进我的生活,我...

    三三

D2T © Copyright 2016-2024

d2t.bksee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