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奇怪的提问:“为什么豆瓣给《敦刻尔克》的评分比《战狼2》高?”
这个问题目前已有266个回答,有一个高分回答是,“我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
我也不敢相信。拿《战狼2》跟《敦刻尔克》相比,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很多人说了《敦刻尔克》作为一部电影好在哪里。而在我看来,《敦刻尔克》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告诉了我们两个朴素又深刻的道理:一,要做一个好人。二,永远不要有战争。
做一个好人
《敦刻尔克》的剧本只有76页,诺兰一开始甚至不打算有剧本。但这部简洁的电影里还是包含了几个精彩的人物和故事,它们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在战争里,我怎么做一个好人/高贵的人。”
汤米是电影开场的第一个人物,一个年轻到令人心疼的士兵。他只有一个渴望,跟海滩上三十万英军一样:逃生,逃回家。
我们跟随汤米躲避子弹,一头扎进了广阔的海滩和蓝天,遇到了正在埋葬友军尸体的吉布森。汤米上前帮忙埋葬了战友,这是他做的第一件好事,尽了一个战友的义务。
当德军的炮弹漫不经心地落下海滩,更多的英军相继死亡。汤米和吉布森做了第二件好事:将伤员抬到军舰上。
但我们也心知肚明,这两名士兵不失狡猾,他们想抬着伤员顺便更快地把自己送上回家的船。
汤米和吉布森为了更好地生存,还偷偷在桥墩下故意落水,假扮成其他救援人员。
两人和士兵们躲在废弃的铁船里,士兵们开始怀疑吉布森是德国人,逼迫他离开,吉布森只好招供,自己其实是个冒充成英军的法国人。
汤米就是在这个时候,选择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他为吉布森争辩,说法国人也是我们的战友,不能因为国籍不同就让他去送死。比起他,高地团的士兵显得自私一些。
汤老师饰演的法瑞尔,则是更接近英雄的好人:他在油表坏掉的情况下,一次次犹豫着要返航,又一次次担心着英军的安危,一次次击败德军的飞机,最后迫降在敦刻尔克海滩上,一把火把自己的飞机烧了。他是整个大撤退中的逆行者,也是这部反英雄电影里的英雄。
最动人的是道森船长。这位英国大叔用行动诠释了,面对战争时,一个高贵的人是如何做选择的。
老船长响应政府的号召,开船带着儿子和他的小伙伴到敦刻尔克,试图救出更多的英军。在海上航行时,他们救上来一个颤抖的士兵,一个被炮弹炸出了PTSD(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的士兵。
当这个身心受到巨创的士兵求道森返航,他不同意,并且解释为什么非要去危险的敦刻尔克:“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引起了战争,却要你们这个年纪的人承担。”他继续朝敦刻尔克驶去,去救人,去承担“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颤抖的士兵出于对战争的恐惧,在船上跟他们发生了争执,推了小道森的小伙伴一把,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道森父子并没有马上谴责颤抖的士兵,而是继续航行,也没告诉他,那个小伙子的情况正在恶化。
当这个士兵问到小男孩情况怎么样(实际上那时他已经死了),小道森犹豫了一下,说,他挺好的。他用这个谎言,安慰了这位士兵,实际上也原谅了他。
一个普通士兵因为战争,就这样犯下了意料不到且不可挽回的错误。道森父子则原谅了他,显示了作为一个善良的人该有什么样的品质。
一个好人,不但要分得清是非,还得有对众生的悲悯。这种胸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小道森一开始对颤抖的士兵心怀怨念,肯定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种种不公平,是他的父亲教会了他,如何在极端情况下依然保持善意。
这也是《敦刻尔克》最深刻的主题之一。
战争本身提醒我们,不要再有战争了
反讽的是,战争中的善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对于想做好人的人来说,很可能事与愿违。战争都是扭曲的,可以摧毁一切。
就像道森船长所说,经此一役,颤抖的士兵再也不会好了。他如果知道自己间接害死了小伙计,这件事情可能会击垮他,折磨他一辈子。
道森父子也面临着难题,他们无法对小伙计的家人交代。
战争,让两帮人相互厮杀,还有什么比这种行为更反人类?
《敦刻尔克》的优秀之处,在于它不动声色地用战争本身来表现反战思维。在文学和电影里,相比起歌颂战争的正当性,更感人也更高级的,一定是反战的作品。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是这样。小说细致地描绘了沙皇俄国的军队和入侵的拿破仑法军之间的战争,里面有个年轻俄国军官罗斯托夫,他英俊而热情,准备奔赴沙场,却在砍向一个法国军官的时候看到了对方脸上的恐惧。
整部小说最打动我的就是这一段:
那法国龙骑士军官的一只脚在地上跳着,另一只脚挂在马登上,他吓得眯缝着眼睛,好像随时都在等待新的袭击,皱着眉惊恐地望着罗斯托夫。他苍白的脸满是泥泞,年轻英俊,下巴上有个酒窝,浅蓝色的眼睛,与战场上敌人的脸完全不相趁,而是最普通,最亲切的面孔。
在罗斯托夫思考拿他怎么办之前,他哭喊道:“我投降!”罗斯托夫与别的士兵一起驰向后方,心中有一种不愉快的压抑感,在他俘虏这个军官并劈他一刀,引起了某种模糊而混乱的感觉,他却怎么也解释不清楚。
罗斯托夫砍下了那位法国龙骑士的一只手臂,战友们爆发出对他的欢呼,仗打赢了,他也将得到沙皇授予的勋章。但他从此领悟到了战争的疯狂本质:逼着一个人去砍杀另一个无辜的人。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也拍出了类似的场景,实际上,整个中场休息预示着比利漫长的战后创伤。他和他那帮哥们儿,跟《敦刻尔克》里那个颤抖是士兵一样,再也不会好起来了。
我想,这大概是诺兰让《敦刻尔克》中没有出现哪怕一个德军的理由:战争本身已经足够残酷。狼狈的撤退中根本不需要有“敌人”出现,战争本身就是所有人最大的敌人。
反对战争,才该是所有战争片的最高价值。
相比之下,《战狼2》还停留在爆米花电影的阶段,像安慰剂,一边打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旗号,一边跑到非洲国家炫耀武力。这种简单粗暴的爱国方式,就让它停留在电影院的爆米花里吧。
也只有反对战争的人,才明白《敦刻尔克》的撤退和失败,比《战狼2》的胜利要伟大得多。
《敦刻尔克》的结尾,英军成功撤退,哈卷扮演的亚力克斯在缓慢行驶的火车里,要来一份油墨未干的报纸却不敢看。他害怕舆论谴责,也认为从战场撤退,是一个士兵的耻辱。士兵应该在战场杀敌啊,或者被杀。
事实是,热心的当地市民争相为士兵送上啤酒,感谢他们成功撤退回家。
港口上人头攒动,一个老人给士兵们免费发放毯子,始终低着头。年轻的士兵因此沮丧万分,认为他在嫌弃他,“甚至不愿意看我一眼”。
但老人一直在说“谢谢”。
“我们做的不过是逃生而已。”年轻的士兵诧异不已。
“对啊,那就够了。”那个老头依然低着头说。
他后来摸了摸汤米的脸。他不是不愿意看他们,只是因为他是盲人。
依这个盲老人的年纪,他一定经历过“一战”。他说得对,那就够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年轻人们平安回家,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了不起了。战争,本来就不应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