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死于一场春天的雷暴

海子,死于一场春天的雷暴

这一场春天的雷暴,不会将我们轻轻放过。

2022.04.07 阅读 1715 字数 12529 评论 0 喜欢 0
海子,死于一场春天的雷暴  –   D2T

1989年2月,正待解冻的密云笼罩未名湖。海子的挚友、北大诗人“三剑客”之一的骆一禾写下了两句诗:

这一场春天的雷暴
不会将我们轻轻放过

诗句准确地预言了那一年的轨迹。一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身亡,像是平地传来一声惊雷。再过两个月,为处理海子身后事心力交瘁的骆一禾本人,在广场上忽然脑出血倒地,十八天后不治身亡。这仅仅是雷暴季节的序幕。当秋天雷声停歇,庄稼被收割,一个时代已经灯火阑珊。其中逝去的,既有诗人海子年轻的面容,更重叠着整整一代人悲欢交集的面貌。

诗人自此不再是时代广场上的主角,昨天拥有魔力的缪斯诸神,像是一夜之间退位了。但海子却像他自己预言的那样,在野蛮的悲伤之后复活了过来。他复活得就像一朵春天无需穿戴的野花。

二十五年后的初春,北京花家地的中央美院北区略显荒凉,西川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王莽篡汉时期的摩崖石刻拓片,字体古崛浑朴,被他称作“最伟大的书法”。这幅石刻拓自他的出生地苏北海岸,上有文字“东各承无极”。西川轻轻说道:“‘无极’就是大海——面朝大海。”

这是他少见地提起亡友海子的这句名诗,却并不像今天的地铁站房地产广告那样,缀上后四个字“春暖花开”。相反,那是一片冲击拍打崖岸的怒涛,至今并未从时代的顽石面貌上散开。

“这是好诗,但这不是最好的海子。”已经被无数次要求谈论亡友的他,有些微微激动。更好的海子存放在他的心里,像是扑向永恒天空的一头豹子,更是黑漆漆睡着的财宝。

他和逝者海子一同亲历的1980年代,在许多人的追忆中是一个黄金时代,今天催生了诸多怀旧的文字,但那些最好的东西并不为人了解,其中还多有误解。

从十五岁离开家乡到二十五岁去世,海子在北京的十年,正好与整个1980年代同期。今天在遥远的安徽怀宁査湾,海子漫生青苔的墓地已经被划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这不足以安慰他的母亲和那个逝去的十年。为自己的日子/在自己脸上留下伤口/因为/没有人为我们作证。海子预先在一首诗里说。

海子的死,为时代之谜保留下来一件可靠的物证。围绕这件证物,又产生了诸多人事喧嚣,成为一个时代复杂的回声。今天找寻和辨认这件证物,只能遵循海子在那个春天的脚踪。

未名湖

我年纪很轻
不用向谁告别
有点感伤
——海子《小站》

臧棣第一次在北京大学见到海子,弱小的身子上顶着一个大头,一圈怒发和络腮胡子围住天生的娃娃脸,给他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谈吐起来,臧棣觉得他脑子里囤积的哲学远远超过年龄。

这圈络腮胡子或许是为了掩护过于柔弱的青春。海子的同学回忆,十五岁的海子初到北大时,身高不足一米六,只有一个头显得特别大,像是从乡下田野飞出来的蜻蜓。

开学后不久,季卫东在上课时第一次注意到同学査海生,在课间抱着一本又大又厚的书在阅读,季卫东感觉他稚气的脸庞、矮小的身体和这本大书对比,“很有诙谐感”,因此走过去与他攀谈。此后二人被分别称为“老夫子”和“小夫子”。

起初“老夫子”喜欢摸“小夫子”那又大又圆的头,以后遭到海子不满而作罢。在海子四年的大学生涯中,一直面临这种“被怜爱的尴尬”,直到他在诗歌中找到完全不同的自己。

海子所处的班级,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三届招生,和前两届一样不限年龄,其中不乏一举改变命运的插队知青和街道青工,有人的年龄超出海子的一倍,是从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里走出来的一辈。这个五十来人的班级像是“文革”历史的叠压,1964年出生的海子只是摸到了这份历史的底部。

海子学的是法律,最初爱看的是武侠侦探小说,喜欢的是德意志哲学。但解冻的未名湖溢出的诗歌潮水,不可避免地波及了这个时常坐在岸上草地出神的少年。大学四年级那年,他由浑然不觉转而一头扎进诗歌,面对一个由盛极一时的朦胧诗和纷纷传入的外国现代诗汇成的海洋。

回忆起类似的经历,西川说:“在未名湖旁边坐着,不知怎么就忧伤了,开始写了……有点可笑。”

相比起管理不松不紧的校方,缪斯是这时燕园和未名湖的真正主宰。即使是在法律系的小宿舍里,海子也不是第一个写诗的人。用一句俗语来说,十个馒头砸到北大学生头上,九个砸中的都是诗人。

“三剑客”中的骆一禾、海子和西川来自的中文、法律和西语系,分别拥有自己的诗歌刊物《启明星》《晨钟》和《缪斯》,这远比另一些诗刊产自的系别听起来正常:地球物理系、计算机系、数学系。这些油印刊物只是整个中国弥漫的油墨气味一角,美学家高尔泰形容为“凄红骇绿,异俗殊音”,人人唯恐落后。

大小油印刊物背后围绕着数不清的诗歌朗诵会。对于那时未名湖旁的北大礼堂来说,“水泄不通”经常是个贴切的形容词。诗人之外,自然还有思想界热门人物,“走向未来”丛书主编包遵信,即在未名湖边留下了一张于学子簇拥中激情挥洒的照片。

各种社团招新的讲座信息海报,以及发表意见和争论的大小字报,贴满了北大三角地,在五颜六色裱糊的外表下,隐隐接续着消逝的西单民主墙的余脉,以至北沙滩红楼的五四血统。

曾担任北大五四文学社诗歌负责人的臧棣说,诗歌是一个空间,在中规中矩的校园生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重要性相当于呼吸。当时齐秦的一首歌“给我一个空间”,因此在校园里传唱。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校方对此的态度显得若张若弛。他们需要一种活跃的气氛,但又想限制实质,“鼓励社团活动,但并不支持写诗”。

团委和学生会成了调节的阀门,邀请校外诗人朗诵名单要报他们审批。西川和海子的第一次见面,就在北大团委的一间办公室兼宿舍里。

教室规模的大小,是控制活动规模的一个方便手段。在礼堂的朗诵会可容三千人。一次邀请杨炼来的讲座,却被安排在化学系一个四五十人的普通教室。

这正是在外地同样上演的故事。海子的安徽同乡、诗人叶匡政当时在合肥的高中就读,小有诗名的他,赶上了合肥市教育改革,在小小年纪拥有了多个半官方的头衔:合肥市学校报刊交流中心理事、合肥市艺术中心观察员,可以持证到合肥市各个中学自由听课、走动,“观察”。这些理事和观察员全都是中学生。叶匡政还是官方组织的诗歌夏令营会员,远赴苏州无锡参观。

1986年上大学之后,叶匡政又是系学生会外联部主任。在一次“自由化”活动后,整个学生会的成员被校方清理干净,叶匡政本人被迫退学,从中学开始的与校方的蜜月期至此结束。

如此气氛中埋头读书,海子可谓不够敏感。但据说他一开始写诗,同宿舍那位开风气的诗人就此搁笔,却把海子介绍给了骆一禾。二人以一次“投名状”式的酩酊大醉定交,以后海子又结识了不喝酒的西川。小圈子里还有一个伙计叫老木。圈子之外海子沉默如昔。据季卫东说,海子经常在教室和宿舍写诗,但从不出声朗读。

这个小圈子和很多别的小圈子围绕诗歌的圆心转动和碰撞,朗诵和油印诗歌,喝酒和争论,讨论哲学和美,很快成了校园里某个嗡嗡发声的核心。三人据说还有写作上的分工:海子写天堂,骆一禾写地狱,而西川写炼狱。海子写诗始于毕业前不久,但离校后他不停回到这里,继续参加圆周运动。

在一次清华大学的诗歌朗诵会上,政法大学学生王俊秀第一次见到海子。在评委席上,牛仔裤络腮胡子的海子和谢冕邻座。当一个女学生上台朗诵时,身为评委的海子听到某一句诗竟拍起了桌子,让王俊秀觉得他“特别暴躁”。海子的暴躁受到了女学生的反驳。当她继续念到一句“我的爱人,你的脸像食堂的烧饼”,海子又开始拍桌子,众评委则掩面大笑。

王俊秀向正好站在身旁的骆一禾打听。骆一禾告诉他这就是你们政法大学的海子。久闻其名的王俊秀这才目睹了真人。

当时也在北京的大学校园里写诗的方向(化名)说,只有在那个年代,你可以把一个人批判得体无完肤而不伤友情。海子就是这样一个毫不掩饰的批评者,同时也受到别人毫不掩饰的挚爱和批判。

据王俊秀回忆,当时他一到清华就被学生围住,问海子来不来,说“不来就没意思”。可见当时海子已在学生圈中成名。王俊秀背诵起海子的“亚洲铜”,还像当年一样眉飞色舞。“祖父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这太猛了。一般人不敢这么写。”这是海子离开未名湖后不久的成名作。

臧棣在担任北大五四文学社诗歌负责人期间编《未名湖诗选集》,把海子放在第一位。海子也是北大1986年度五四文学大奖特别奖的获得者,一同的获奖者除了兄弟西川,还有前辈芒克和北岛。这份手写的奖状,一直保存在海子的遗物里。

对于为激情裹挟的诗人来说,摇篮一样的未名湖,虽然处于校园诗歌的中心,却显得平静。

校园外的诗歌朗诵会现场的疯狂,可以北岛、顾城等人在成都的一次经历为证:在听众的蜂拥冲击下,北岛等人不得不躲进厕所,对搜寻者谎称“我们不是北岛、顾城”,随后翻窗逃跑。即使是学者刘再复和李泽厚的美学演讲,也曾由于听众太多三易讲坛,台下尘土飞扬,索求签名的听众差点掀翻了桌子,李泽厚还由于“讲得太少”遭遇强烈指责,二人在保护中撤走。

全民性的诗歌热,把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混合在一起。创办《今天》的团体是包括护士、团支部书记、造纸厂工人等各个出身人群的混合,这在其他的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

《今天》的“管家”鄂复明,是一个从内蒙古插队回来的公交系统工人,自己并不怎么写诗,一走进《今天》就变成了印刷工人和财务、后勤“总经理”,成了朦胧诗人背后的服务者,包括给几乎每一个读者亲自回信。此外,他还管理过为诗人食指募集的救助基金。他从来没有分享过朦胧诗人的荣光,却甘心做了保存历史的“持灯者”(査建英语)。这也说明了那个年代诗歌的巨大魅力。

一个例子是,朗诵舒婷的《致橡树》成为婚礼上的必备节目。北岛的“路啊路,飘满红罂粟”则成了一句港台味儿的流行歌词,被城乡青年不明就里地哼唱。

在喧嚣又热烈的时代面前,北大燕园只是海子诗歌出发的“小站”。些微的伤感之余,“三剑客”终将依次离开未名湖,“到草原去晒黑自己”。从这个时期开始,査海生给自己起名“海子”——草原上的湖泊,或者更像一滴水。连挚友骆一禾,也是几年后明白其含义。

只是,海子没有去到意想中纵马驱驰的牧场,而是到了北京郊外的小县城昌平。

德令哈

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
远方的路程却干干净净
——《遥远的路程》

出行串联,是海子对于在昌平的孤独的补偿。几年之中,海子先后走过了两趟四川和西藏。西川也曾经在黄河两岸游历七个月,漫无目的,“心中都有个远方。远方,就是未知的东西。”

1980年代的诗人串联,就像上一个时代红卫兵的串联一样,是时代的风气,也是官方默认的一种大规模运动。

地处湖北腹地的利川师专,小明加入了野夫领导下的诗社,创办一份叫《剥枣》的杂志。那时的野夫远没有今天出名,却写着不折不扣的现代诗。小明参加了无数诗会,最远到长江上下游的君山和奉节。在客轮上,购买五等船票的诗友们嫌底仓憋闷,露天睡在夹板上,饱看沿江风光。在一个叫雪北河的水库,诗友们自带伙食和锅碗连日赛诗,由于粮食储备不足,后几天不得不用剩余的一点玉米面熬粥加土豆平均分配,有限的一点小菜则念诗才能夹上一筷子。

在安徽,高中时期的叶匡政和同学去南京听讲座,为此卖掉了手表,因为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校长原谅。腿脚之外,书信是另一种联络方式,他不知怎么就认识了远在湖南隆回县的马萧萧,交往至今。

在小明的记忆中,那时坐公共汽车缺钱,喊一声“我是诗人”竟可免票。这同样类似当年的红卫兵串联优待。一个诗人到了外地,自动被纳入当地的诗人圈子,找到一个人,整个圈子都会接纳他。在北大,西川等人也接待了无数串联的诗人,晚上大队人马从北大游荡到清华,裹挟上清华诗友再游荡到地质学院和钢铁学院,一路走一路聊,彻夜无眠。其中一些个性古怪,操行有亏,但都能靠着诗人的身份凭证被友情豁免。

无形之中,诗人组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松散联盟。

海子的游历方位主要是四川和西藏,前者是盛产诗人的盆地,后者是远方的极致,两者又都与他的爱情有关。四川的民刊也是很早发表海子诗歌的地方。

在1988年春天的游历中,海子在四川收获了友情,但也领受了事后的苦涩,一个叫尚仲敏的诗人发表文章描述“北方来了一个痛苦的诗人,从挎包里掏出两万行诗歌”,称海子“在空乏、漫长的言辞后面,隐藏了一颗乏味和自囚的心灵”。而这个诗人是海子打算和西川在北京“帮帮他”的。

不留情面的批评,是当时诗歌的风气,李陀在接受査建英的访谈时,对于这种1980年代的遗风甚为怀念。他回忆和马原初见,被直率地指责为不懂小说,争得面红耳赤,事后又出钱请马原下馆子。

但在友情后面,圈子也正在形成。朦胧诗一代的“幸存者俱乐部”,对于海子、西川这样的“第三代”既吸纳又拒斥,后来者加入需要越过苛刻的身份验证;在四川的“非非主义”和北大的“学院派”之间,也存在微妙的话语权分歧。这是海子受到尚仲敏和多多诟病的潜在背景。八十八个流派的旗帜背后,诗人的乌托邦大陆上已经出现诸多裂痕,标注了行政区划。如果对某流派的一个诗人进行批评,也就彻底开罪了这个流派。

“诗歌圈有一种风气,你不能批评谁的诗写得不好,这样你就得罪了所有的人。直到今天还是这样。”叶匡政说。他在2006年发表文章宣称“文学死了,诗歌死了”,随即得罪了所有的诗人,在以往的老朋友圈子里感到了潜在的敌意。

记者近年曾与当年的“口语诗”旧人有所交往,因为无意中在博客中批评了一句“口语诗”,被人看到,引发了朋友绝交和在刊物上声讨的严重后果。这和李陀回忆中描述的情形已相去甚远了。

远方的另一可能性是爱情。海子的爱情都在他的诗里留下了踪迹,第一段是在四川的达州,海子笔下“一条肮脏的河流奔向大海”,恋人的居处像一只船停靠在河岸上,恋人离群索居在一把伞中。海子希望这条大河“越来越清澈,越来越宽广”,如同游历的他本人,容纳无数条浑浊的小溪。这正是远方的真实意义。

但说着“野兽的语言”的海子,终究无法为生活接受,拒绝结婚的他第二次去达州时遭到拒绝。这样的拒绝,海子在两次入川游历之间的西藏之行中已经发生过,它的纪念是将德令哈由一个流放地变为诗歌名词。

地处青海湖以西的德令哈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1988年的海子在这里的夜晚“不关心人类”,只想念远在拉萨的“姐姐”,一个通信多时的诗友。姐姐最终拒绝了求爱的海子。但德令哈抒情的温柔却保留了下来,代替了它在历史中的荒凉面目。

1980年代的爱情,是诗歌的孪生物,其间却又含有禁忌。野夫在《1980年代的爱情》中的描述,得到了小明的称许。男女主人公在难得的相处时刻,一夜面对炉火说不出话,“那时候爱情就是这样的”。在诗人群体之中,大家不好意思和某个特定对象谈情说爱,似乎这样是一种堕落。在游历和聚会中,男女生可以同床共卧,却又保持着性别的纯洁,这种纯洁的维护和打破都很微妙,如同男女知识青年初到延安的情形。爱情因而总像是饮不到嘴里的水。

在海子和他的初恋女友,以及拒绝他的“姐姐”之间,也存在着身体禁忌。拒绝着结婚又向往爱情的海子,只能像是拉上岸的鱼筐,存不住感情之水。而他的好友骆一禾和西川,都接受了现实的婚姻形式。

如同诗人间的友情一样,1980年代爱情的禁忌中潜藏着危机。在1989年盛夏酵母的催化下,禁忌的闸门被冲开了,洪水涌流。电影《颐和园》中,人们在校园里昏暗的灯光下朗诵海子的诗歌、跳舞,随后男女主人公来到宿舍的单人床铺上做爱,直到被宿舍管理员查获。

方向在那个多雷暴的夏天也经历了类似的场景,因为家里有淋浴,两个在广场上没处洗澡的女生,先后成了他的女友。秋天来临,他像一个收割的农夫,近乎疯狂地追求以往圈子里任何一个女生,到手后立刻换手,这是圈子里男女普遍的风气,似乎要在这个失败的季节,尽量挽回过去禁忌的损失。但事后却发现,大家这才真的一无所有了。

海子没有得到这种补偿的机会,反而提前做了赎回。西川认为海子自杀的起因之一,是初恋女友出国前的来访,海子觉得自己在酒桌上说了伤害这位女友的话。这种对恋人也是对自己初恋的污损,像是落在灵魂质地上的灰尘,无从清扫,要用自杀来赎回。

据说,眼下流传最广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得知这位初恋女友要移居美国后写下的祝福。开篇模仿《诗经》的“喂马劈柴”表达了古老的诚挚情意,幸福的祝福则留给远行者,“面朝大海”包含的更多是望洋兴叹之痛。

二十年后西川再次见到这个女人,面对满脸倦容与泪水的她,只能说一句“把一切放下吧,生活还要继续”。这正是今天诸多1980年代怀旧者的现状,他们已经在一场自我补偿后两手空空,无从赎回自己的青春友爱。

海子没有补偿过自己,却也因此不会损失,像远方的道路一样干干净净。

诗人之死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嘲笑这一个野蛮悲伤的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

1989年3月26日那天,王俊秀正在图书馆看海子的长诗《太阳》手抄本,被诗中血海、头颅的意象震撼,一个同学慌张地走来,眼睛直直地盯着他说:

“你知道吗?海子自杀了!”

王俊秀的胸口立刻憋住了,透不过气来。似乎诗中意象瞬间化为现实。

月底,臧棣接到西川告知海子去世的电话,第二天把消息带到北大,因为时值愚人节,大家都不相信。臧棣和五四文学社的诗人们组织了为海子办理丧事的募捐。4月底,又在海子学生时代的宿舍北大38楼前的草地主办了一场纪念会,架设喇叭朗诵海子的诗,风尘仆仆的骆一禾到场致辞。骆一禾是到自杀现场操办后事的人,臧棣由此得知海子卧轨自杀的详情:为了不被司机发觉停车,他是趁火车慢行时钻进车轮下的,被斜轧为两截。那是一段适合自杀的地点,此前已有三个人在那里卧轨。

在死前一天写的绝命诗《春天十个海子》中,海子描述自己“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这或许是提前说明自杀的场景。

在海子昌平住处的北边,紧挨着一列铁路线,日夜可以清楚地听见汽笛的回声,和火车穿出隧道的呼啸。西川曾经为这条铁路写下一首诗,描述火车从隧道穿过,“进入时是白天,出来已是黑暗”。这条铁路一定给海子带来了生死的启示。

路北紧邻着绵延的小山,披着贫瘠的植被,裸露着北方赭黄的砂岩。由于采石造屋的需求,它们的正面被剖开,形成巨大的创面,直到今天不能复原,似乎保存着被劈开的疼痛。却也像祭献的场地,挥发神圣气息。

在骆一禾去世前完成的短论中,他将海子比作欧洲传奇中寻求圣杯的骑士,一旦圣杯到手立刻死去。没有人会想到,海子本人会成为一座圣杯,传递到骆一禾手中。

当他们俩相继死去后,保存这两座圣杯的任务传递给了“三剑客”唯一在世的西川,两起接连“强加的事实”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却责无旁贷。他为此放弃了像很多人那样一走了之的机会。

当西川开始整理海子的遗稿,他感到自己很可能像骆一禾一样,沉入海子诗中深不可测的黑暗。

“我非常恐惧,觉得自己不能陷得太深。”西川回忆,为了不被海子“吸”走,他只能抄一星期,停一星期,写自己的东西,让自己获得抵御吸引的力量。

“海子从一个反方向上推了我一把,我要向上挣一下,眺望星辰。”这决定了西川以后的诗歌道路:海子、骆一禾写什么,他就不写什么。这几乎是出自保护自己的生存本能。西川也就在这时真正成为自己。

更多的人被海子“吸”了进去。海子是1980年代第一个自杀的诗人,却开启了诗人之死的序列,按西川的记载,到1994年已有不少于十四位诗人自杀。其中有些人被认为是模仿海子。

“海子之死像个晴天霹雳,一下子大家都木了,反应不过来,只是疯狂地搜寻他的一切文字。接连传来诗人自杀的消息,使我感到极其震动,似乎自己还活着是一件羞愧的事情。”叶匡政回忆。

戈麦是在海子之后自杀的北大诗人,臧棣清晰地记得自己这位好友的死。他在醉酒之后,一头扎入了燕园北边水渠的污泥中,似乎有意选择和海子之死完全不同的寓意。臧棣和戈麦聊过海子的死,两人当时都觉得,海子的死应该是一个意外,诗人有比死亡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没想到几年后,戈麦会追随海子离世。

方向和小明的一位诗人朋友,在北京上作家班期间,女朋友移情于一位文联官员,这位诗人寒冬之夜酩酊大醉,在街头冻死。

一时间,诗人自杀成为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此后又成为禁忌。臧棣曾在1990年代初有段时间研究手相,西川则着迷星座。

在1980年代的“存在主义哲学热”中,诗人自杀曾是一个热门命题,代表人物是法国作家加缪和北大毕业生刘小枫。前者认为自杀是“唯一重要的哲学问题”,后者则专文论述诗人自杀的意义,称诗人自杀为“20世纪最令人震撼的内在事件”,是因对信念的彻底绝望而发出的“求援的呼吁”。

叶匡政回忆,当诗人自杀的高峰期过去,大家似乎有意回避,很少有人再热衷谈论死亡。

海子身后的诗人自杀潮,比之加缪或刘小枫的研讨,处在一个转折性的时代背景上。海子之死也就加上了更多象征,成为一个血色的徽记。季卫东曾面对采访镜头掩面而泣,他觉得“海子的死,象征一个理想主义时代的终结。他以那种方式离世,表达了一代青年身处历史十字路口的无力感和绝望感”。

实际上,1980年代的诗歌,确实从此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时期,就像西川笔下的火车,经历了一个时空隧道。记者1990年秋季进入大学,听到的只是上个时代遥远的回声。文学社遗迹犹在,油墨尚存,却少了热烈的气氛,成为单纯的爱好。诗歌似乎失去了它自己,却又像是在回到自己。

《颐和园》的后半段里,黑豹的“Don’t break my heart”替代了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成为校园主旋律,反复萦绕着学生们跑圈军训的身影,“也许是我不懂的事太多,也许是我的错”和“从没想过你我会这样结束”的懊悔,取代了先前的意气风发和目空一切。主人公于红在退学后又南下深圳,再次回过头朝向镜头,已是完全不同的一张脸。

在时代的转折中,先前的美学新潮人物李泽厚和刘再复提出了“告别革命”。北岛则在俄底修斯一样无尽的漂泊中,逐渐彻底否定了自己的早期诗歌。王晓明等人苦心维护的“人文精神”,受到王朔等“顽主一代”的无情鞭挞。西川在1980年代后期提出的“知识分子写作”,在商业潮水荡涤下,逐渐退回到有限的个人领域。

叶匡政在1992年下海,和一帮人到海南省创办广告公司,头一个月就挣了一万多块钱。两年间他停止了写诗,再次开始写诗后风格大变,确立了自己在“中间代”诗人中的地位。

叶匡政回忆,那个时候下海,也不完全是经济利益,其中包含着类似于先前写诗的理想主义冲动,“一帮人做一个事业,并不像现在这么功利”。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年韩少功带领一帮湖南作家南下创业。

但这更像一种残存的姿态。更多人从此离开了诗歌,包括小明和野夫。小明随方向来到北京,因为没有户口开餐馆、卖皮包、做大堂经理,干过十几种职业。她诗友们的行当更是五花八门。

1992年的西安街头,记者送别过一位在西北大学作家班就读的家乡诗人,他穿着风衣,拎着人造革手提包在车流中离去,说是即将南下。再次见到他,已经是某家药品公司在西北的总代理,在一个小宾馆里包房,展示几张五千或一万的个人存单。
根据余徐刚著《海子传》,海子在1988年底,由于经济困顿,也曾考虑和一帮朋友南下海南省办报,受到其父亲查振全的强烈阻止作罢,父亲说他丢掉铁饭碗是要“自己毁掉自己”。没想到一语成谶,似乎海子注定要留在诗歌的现场,成为界碑,不能像其他人抬腿迈入新时代。

叶匡政的回忆中,不论如何,1990年代的前期还是比世纪末好些。1999年,在北京郊外平谷县的一家宾馆,爆发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立场”之间的“盘峰论争”,演变成圈子对峙和人身攻击,诗歌发生了大分裂,长期以来潜在的矛盾公开化,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写作的传统,诗歌以“下半身”“口语诗”的激烈姿态,彻底作别了1980年代的理想气息。

以城市为写作对象的叶匡政,也在近年的一首长诗《571工程纪要》引发朋友主编的刊物停刊后,中断了诗歌写作。

一代诗人行将老去,北岛中风,梁小斌突发脑梗,芒克也因血压高而生平第一次住院。“福利院中的诗人”食指则成为海子之外又一个“疾病诗人、不幸诗人”的象征。食指在邮件中表示,比之“国家不幸诗家幸”,他更愿“诗家不幸国家幸”,所以能够接受自己的命运。王俊秀前去探望过食指,在他看来,食指就像一块鹅卵石镶嵌在诗歌的历史中,一直停在原来的地方。这是疾病的限制,但也是疾病的力量。

海子和他的诗更像拥有不断更新的能力,越过季节轮换,到达此后的一代代读者,仍像清晨碰落的第一滴露水。叶匡政以为,海子在青春时死去,永远保留了他的青春,“他的人和诗完全合一了,保存得好好的,避免了年龄的侵蚀”。而活下来的人不可避免地走向腐朽。

西川指出,海子迷恋“短命天才”的想法,把这类诗人称为“王子”,譬如他热爱的兰波、荷尔德林和叶赛宁。这决定了海子闪电式的写作和人生方式。

这或许不是海子的全部。去世前三年,海子在内蒙古辽阔的草原上写下了两行诗“我相信天才、耐心和长寿,我相信有人正慢慢地艰难地爱上我”。要完成海子理想中《浮士德》那样的大诗,这是唯一的可能性。

但海子所处的分裂时代,完全没有像歌德那样得到这种可能性的机会。或许,发现自己没有可能做诗歌之“王”的海子,选择了做“王子”。

幸运的是,海子的预言实现了。在海子自杀之后的二十五年里,“十个海子全都复活”,告别了死亡“野蛮的悲伤”。

在叶匡政心里,海子永远是清晨的第一滴露水,被人们在每个时代的转折处碰落。

麦地

打一只火把走到船外去看山头被雨淋湿的麦地
又弱又小的麦子!
——《雨》

母亲操采菊回忆,每次海子离家,她送到公路上坡处,以后正好是海子的墓地。

1989年初的离家,海子执意不让母亲送出门,“他就那么狠心地走了”。

海子的自杀,被父亲视为“不负责任”,白白送他读了多年的书。他因此让家中其他几个孩子一律辍学。在乡土的眼光里,海子的死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耻辱,把先前农家子弟考上北大的荣光抹煞得一干二净,打回到最初卑微歧视的境况。

自杀也违反了乡土的生存本能,背离了五谷养人的恩情。在乡土,活下来是一种近乎神圣的信仰。

北大求学期间,瘦弱的海子肩上,比城里同学们多一份贫穷的负担。他基本不换衣服,经常啃馒头在未名湖旁度过一天。因为经济紧张,近视的他一直没有配眼镜。同学们也知道他的境况,在他做阑尾炎手术时轮流看护,带给他水果和营养品。“我们都知道他不容易。”季卫东说。海子的身体发育和年龄一样落后于同龄人,只有脑袋在书籍的营养下生长起来。

工作之后,海子第一个月就给家里寄回了六十元,从此支援家庭成了他在课堂教授之外的固定科目。种子、农具、化肥成为他永恒的责任,也带来了他与家乡之间延续的情感。他似乎一直与家人隔着遥远的时空生活在一起,“在十八岁那年出门,背着一个受伤的人”。这是他的好友骆一禾和西川都未曾身受的。

在昌平,海子的两处住所附近可以看到北方的麦地。至今登上西环里北边的小山,在房屋、工地和道路覆盖的旷野上,仍可依稀看见零星麦田。海子最初在骆一禾诗里看到麦子的意象,这种他家乡缺乏的作物,比日常的水稻更能引起想象,或许是它质地更为单纯。昌平的生活使海子靠近了麦子。他在县城的小饭馆里写道:“我最爱煮熟的麦子,谁在城里快活地走着,我就爱谁。”

在这里,海子逐渐把家乡的水稻和北方的麦子在心里合在了一起。海子笔下的麦子,不像骆一禾的充满男性力量、神性和象征,却总是负伤的、被雨淋湿的、弱小的、绝望的,丰收中包含着荒凉,和家乡的梅雨气候、谷子和丘陵融在一起。也和他爱过的女性融合在一起,是“四姐妹抱着的”。这使他的抒情诗不论使用了多少黑暗、残酷和痛苦的字眼,底子却总是打动人心的温柔。

从第一次乘夜班火车离开家乡,他不论走出了多远,却从未反抗过乡土给予他的这份馈赠和义务,没有放弃过背上那个受伤的人。如果说裁缝的儿子海子成不了真正的农民,那么他正像叶赛宁一样,内心真实的归宿是“薄雾褪去的河岸上,年轻的乡村教师”。或者更理想化一点,是隐居瓦尔登湖畔的梭罗。

和一般的田园诗人不同,海子诗中浓厚得似乎难以理解的黑暗和死亡的预感,也来自家乡的赐予,尤其是母亲。

海子曾经告诉友人王家新,他发现,家乡的黑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而是从大地上升起的。当时他坐在家门前看书,天空的余光落在书页上,黑影不知不觉升起来。余光忽然消失的时候,他低头一看,土地早就沉在黑暗中。它承受黑暗的时间和历史,要比天空早得多,就像母亲替我们身受的苦难。

海子的母亲操采菊出生于乡绅家庭,本人读过七年私塾和小学,她的文化和文学爱好,是海子天赋的基因。但她的出身在新社会是个灾难。海子的外公在三年饥荒中饿死,死前曾出于饥饿到大街上抢食物吃。海子的两个姐姐先后早夭。海子的亲舅舅因为护送妹妹采菊出逃,被民兵抓获打死。海子的一首诗中,写到他回到家中,在床下摸到舅舅的尸体。这首诗曾让整理他遗稿的西川毛骨悚然。

生养海子的家乡安徽,是中国贫穷的乡村更贫穷的部分,由此产生了农民自发联产承包土地的神话。在这里,土地就像农民本身一样,被掠夺性地种植和收割。海子曾对骆一禾说,你们总是强调土地的丰收,却看不到它在丰收后的荒凉。海子在丰收的谷仓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1989年初,海子最后一次故乡之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之感。“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他对西川说,“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个陌生人!”也就是这次,海子坚决不让母亲送他到公路旁,甚至不让母亲看着他出门。

1980年代末,中国乡村正处于大办乡镇企业的时期。联产承包带来的暂时缓解,已不足以容纳膨胀的人口和欲望。或许,贫穷却和平的乡村是海子可以接受的,像亲人含有隐痛的温柔。市场经济暴利的欲望刺激下的乡村,却使海子彻底绝望。昌平和査家湾之间隐秘的关联趋于断裂,海子在卧轨之前其实已经被劈开了,像一棵故乡被折断的花楸树。

海子的自杀,或许是他对乡土责任的第一次逃避,却也由此最终回到了故乡。父母把他安葬在以前送别的坡地上。

这块坡地和北方的小山一样,长着稀疏的杂草和小松树。坟头低矮,合乎乡村一个没有成家之人的规制。没有装饰的墓碑上,一行不工整的字体像飘落的枯萎花瓣。这是真实的海子。在母亲的家里,从前的房子替他保留着,就像他是特意回来和家人一起生活。

以后随着凭吊者的增多,海子的墓地被翻建,直到近年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坟墓和墓碑都扩大了很多。西川参加了墓地改建仪式,却对扩建并不满意,“墓碑上的字,应该用正楷写得端正,符合对死者的尊重。现在却是行书”。

更真实的海子,保留在母亲操采菊的心里。这个文化并不高的农妇,记下了海子大部分的抒情诗,流利地对来访者背诵《以梦为马》。她还准备记诵海子的长诗。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几乎就是当年海子开始写作长诗一样艰险的尝试。

1990年代以后,叶匡政开始写作《城市书》系列,以此成名。但他说自己对城市的描述是反对的、疏离性的。即使出生在合肥的工厂郊区,他从未在内心里接受过城市,“歌颂城市是庸俗的”。

叶匡政提到,整个1980年代,诗人们对城市文明的观念受到了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和艾略特《荒原》的影响,城市等于异化、荒漠化。

不同于“垮掉的一代”,海子并没有激烈地去描写城市的罪恶和堕落。但他从来也没有接受过城市,保留着完全的疏离。西川说,这也是他和海子区分很大的一点。

今天,中国的城镇化运动加速,劈开了海子的疼痛并未消失,反而更形剧烈。海子自杀前身边带着《瓦尔登湖》,但他注定只能做一颗负伤的、被折断的麦子,却无法成为在自己的农场中种植、钓鱼、采集和沉思的梭罗。

但他也像自杀前带着的《圣经》里说的麦种,死去之后,落在地里,长出更多的麦子来,“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或许,这是他唯一能回报土地的方式。

袁凌
Apr 7, 2022

    相 关 文 章 返回顶部

  • 鸟人

    我最后一次见到李延州是在去年冬日。雪下了三天才停,穹庐下万里银白,北风卷起雪屑,呼啸着碾过大地。开车送母亲去教会时,我看见一条人影伫立雪野,迎着寒风,雕塑般仰望天空。...

    姜泊
  • 孩子最好的朋友

    安德森先生说:“亲爱的,吉米在哪里?” “在外面的环行山上,”安德森太太回答道,“他没事的。罗伯特和他在一起。——它到了吗?” “到了。正在火箭站通过那些烦人的检查呢。事实上...

    阿西莫夫
  • 冬天到了,绵羊和山羊长出了新棉袄,马儿们也穿上了毛茸茸的喇叭裤,骆驼还额外穿上了嫂子做的新毡衣(只有负重的几峰骆驼还光着屁股),似乎只有牛还是那身稀稀拉拉的毛。于是只...

    李娟

D2T © Copyright 2016-2024

d2t.bkseeker.com